中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这一光辉思想的主要内容,到党的二十大以“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深刻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十个明确”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则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一个是支撑整个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一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两者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主题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深刻揭示并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厚植起绿色底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武装头脑的理论大学习,更是触动灵魂的精神大洗礼。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上,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切实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水平,更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引领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光辉旗帜,是抓工作、干事业、谋发展的制胜法宝。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活学活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变成我们的看家本领,转化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何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如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都需要通过出台一系列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强的政策来予以疏导和化解。面对这些“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干一行、学一行、懂一行、精一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中层干部要深入学,专业人员要钻研学,人人争当行家里手、业务高手。在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更加美丽美好的家园。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