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一些地方“垃圾围城”苗头显现。
近日,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的“城市垃圾末端处理之辨——垃圾焚烧发电与水泥窑协同处置”研讨会上,专家和业内人士就垃圾末端处理最佳资源化全讯600cc大白菜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监管力度加大助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发展
上图:今年1月,江西德兴一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并网发电。图为技术人员在查看发电设备运行性能。(卓忠伟/摄,人民图片)
垃圾末端处置的目的是将废弃物产生量减到最小、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利用。目前,两种主流的处置方式是垃圾填埋和焚烧发电。
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秘书长郭云高表示,垃圾焚烧发电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公众因误解而产生的邻避现象,二是垃圾焚烧处置主体责任不到位。2020年1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实现了在线监管执法。郭云高认为,严监管对于行业低成本、高质量地处理和利用混合垃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要努力强化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巩固在城市垃圾末端处置中的中心地位。”郭云高说。他同时表示,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公众并不熟悉,要获得公众和政府的认可,就得用实际效果说话。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有巨大发展空间
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垃圾末端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进行水泥生产的同时,将满足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实现对废物的无害化处理,一举两得。
在专业人士眼中,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还有很多。华新水泥公司总裁李叶青说,相比于传统燃料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具有更高的热能利用效率,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更低,同时重金属的含量显著下降。
在《巴塞尔公约》中,水泥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的协同处置方式被认为是最佳可行技术。与会专家也表示,从国际上来看,欧美等国家均采纳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方式来进行垃圾末端处理。
水泥行业是传统“两高”行业。李叶青认为,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不仅使固体废物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也有效促进了水泥产业绿色化转型。“根据我们的计算,水泥厂每协同处置1吨生活垃圾,就可以减排1.77吨二氧化碳,这有助于水泥行业实现减碳目标。”
李叶青表示,近10年来,水泥行业在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方面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约230条水泥窑生产线具备了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能力。
是否所有水泥企业都可以直接承接固废处理业务呢?中材国际研究总院总工程师狄东仁认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对水泥生产企业不仅有严苛的过程控制要求,而且对水泥产品生产效率有一定负面影响,会增加技术经济成本。因此,不少水泥企业在新业务面前望而却步,行业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巨大潜能仍待开发。
减量优先,末端处置要着力对资源梯级利用
上图:不久前,在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五零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徐慧/摄,人民图片)
今年7月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这为固废处置行业发展定了调子。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毛达说:“垃圾管理要坚持优先次序,让垃圾各得其所。”他认为,源头减量应摆在首要位置,循环再生处在链条中间,混合垃圾和末端处置摆在相对靠后的位置。按序依次做好工作,才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北大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陈炯表示:“首先,在垃圾处置前端要做科学彻底的垃圾分类;其次,在末端处理上,不管是焚烧发电还是水泥窑协同处置,都要建立一种更合理的资源梯级利用和高质量转化的路径与渠道;最后,对行业的扶持和监管都要健全相关政策。”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垃圾处置行业的低碳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对此,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表示:“未来,行业还需要更多积极探索,致力于垃圾处置全过程的碳减排,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原题:焚烧发电还是水泥窑协同处置?专家为垃圾处理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