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如期实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目标,“十四五”时期,深圳市生态环保工程项目重点领域较以往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占比为“十三五”时期的6.4倍。
“十三五”期间,有六成以上生态环保项目投向了水环境治理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深圳市仅用4年时间,就补齐了过去40年的水环境基础设施欠账。
这得益于深圳市充分借鉴“十二五”时期高强度、高质量推动大气环境率先改善、提前达标的有益经验,举全市之力超常规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圳市将同期全市生态环保工程项目总数的62%、已完成投资总额的80%,用于了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深圳市有1295个生态环保工程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全局性、历史性、根本性”好转,大大提高了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实践证明,深圳这种“大投入、全覆盖、抓重点”的生态环保工程项目建设模式,实施有序、行之有效,也为其他历史性、累计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实践样板。
去年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如期完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四五”时期,深圳肩负“双区建设”历史使命,要如期实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目标,必须基于现有模式继续突破创新,以更高水平生态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助推美丽中国典范目标如期实现。
为此,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技术单位支持下,探索建立“美丽中国典范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库”,并配套构建项目动态实时更新、项目储备与实施有效衔接、项目推进与考核协同并进等“1 6”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程落地见效。
首先,项目储备继续保持“大投入、全覆盖”,动态储备重点工程项目201项。项目管理主体覆盖全市承担美丽中国典范建设职责的全部市直部门,还包括深汕合作区在内的全部11个辖区。
在重点领域上,与《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确立的“6个标杆、1个窗口”相衔接,全面覆盖都市生态保护、环境质量改善、环境健康管控、绿色先导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现代环境治理、区域环境治理7大重点领域。
其次,项目储备继续强化“抓重点、补短板”。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集中攻克市民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四五”工程项目重点领域较以往发生根本性转变。
例如,项目储备库中落实“双碳”目标项目占比为“十三五”时期的3.8倍;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占比为“十三五”时期的6.4倍;噪声污染防治项目占比为“十三五”时期的2倍。后续项目储备仍将向以上重点领域加大倾斜力度。
第三,项目储备管理模式运行高效、顺畅。2021年初,该储备库中碧道工程建设、湿地保护、垃圾焚烧发电厂升级改造等8大类31项惠民生、补短板的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治污保洁工程考核。截至2021年底,全部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