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态系统碳汇的话题,这两天又引发争论。
有媒体报道称,森林具有不可比拟的“碳汇”优势,应通过“扩、增、固”,科学增加森林碳库。但也有专家表示,“这一说法有待商榷。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看,森林生态系统对碳中和的贡献不大甚至是很小。有研究发现,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对碳中和贡献不到1%。”
森林固碳主体作用明显
据林业方面专家介绍,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森林植物的本能。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林地碳汇量达到每年8.4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国陆地碳汇总量的80.7%,全国木产品碳储量还增长了约1.1亿吨二氧化碳/年。
《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1.86亿吨碳,年涵养水量6289.50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40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
林业专家表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和作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但也有专家表示,“森林24小时要呼吸释放出碳,吸收碳只有光照时间,这个量根据树种不同会有差别,有些林木放出的碳比吸收的还多。”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科院了解到,近日,围绕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主题,该院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等专家开展了多项研究,其中就包括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优化生态建设布局提升固碳能力等内容。
据参与此项研究的专家介绍,研究发现“森林固碳主体作用明显”“固碳能力相当于吸收了同时期我国年均人为碳排放的4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等专家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之所以拥有巨大的碳汇能力,主要来自于我国重要林区尤其是西南林区的固碳贡献,同时我国东北林区在夏季也有非常强的碳汇作用。通过对恢复天然森林植被、加强人工林培育等方面的巨大投入,在全球森林面积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加量在近10年中排在全球第一位并且远超其他国家。
除此之外,草原、湿地、滨海同样具有碳汇功能。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的观测发现,目前还未被确认的陆地和海洋有机碳汇功能约为每年3.46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城市绿地碳汇约为0.29亿吨二氧化碳,海岸带生态系统蓝色碳汇约为0.7亿-0.9亿吨二氧化碳、近海海域海洋的碳汇量约为2.2亿-2.4亿吨二氧化碳。
有计划地部署重启森林采伐
中科院上述研究也同时发现,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中,乔木林成过熟林面积占比超20%,蓄积量占比近40%。随着我国森林资源中成过熟林占比增高,大量枯立木、病腐木积压、腐烂,演变为碳的释放源,对实现碳中和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调查发现,部分林区的成/过熟木增多,光合固碳和呼吸放碳相当,林区整体固碳能力下滑。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过熟林碳汇呈下降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在三北工程一些林区采访时也注意到,一部分林网成为过熟林,相当一部分以杨树为主的林网成为残败林、虫害林,存在“栽而不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或“活而不长”(俗称为“小老头树”)等现象。
中科院多位专家表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长期战略目标,必须统筹“减排、保碳、增汇、封存”4个技术途径的宏观布局,协调“脱碳能源转型、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增汇生态环境建设”3个新型生态经济及产业的协同发展。
在提升重要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方面,专家们建议,全面转变以禁伐为主的政策导向,有计划地部署重启森林采伐。在“双碳”目标的长周期框架下,设计从禁伐到更新采伐的路线图。建立我国森林碳交换监测数据库,为重启森林采伐提供科学依据。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设适应间伐、选伐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同时,在保证我国草原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制定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性草原管理政策;选择和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态工程和技术措施,增强我国草原的碳汇功能。建立差别化草地碳汇功能区。
专家们还建议,通过改善区域生态植被本底条件,促进形成新的碳汇。建议全面启动实施“西线引水工程”,充分发挥引水工程的碳汇增益作用,支撑西北地区碳中和进程。因地制宜地对潜在增汇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形成有效的技术模式,并通过实验和示范使其得到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