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仅生机盎然,也在味蕾中留下记忆,令人回味无穷。当下,香椿、花椒芽、枸杞芽、沙葱等头茬菜和荠菜、蒲公英、刺嫩芽、槐花、榆钱等新鲜野菜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些时令春菜不仅具有时代感,而且体现了人们对健康饮食消费的追求。香椿炒鸡蛋、蕨菜炒肉、荠菜豆腐羹、马兰头拌香干、艾米果……餐桌上常见的美味时令春菜形态各异、口味独特。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时令春菜产品已融入当地特色美食系列,成为地方招牌。并且,随着物流、电商的发展,地域限制的突破,这些“稀罕物”被大江南北更多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
时令春菜,以鲜为名,吃的就是大自然的味道。这是很多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时的重要参考。看似是追求原味怀旧,实则反映出饮食消费理念的变化—从吃饱吃好到更注重个性化口味和健康养生。登录各大电商平台,鲜食菜、预制菜、成品菜,各色时令春菜美味一应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不过,消费者在品尝春之滋味时,还应科学看待时令春菜尤其是野菜的营养价值。很多野菜营养价值颇高,如荠菜富含氨基酸达11种之多,蒲公英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但是,人体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有上限,按需摄入才是科学的,如果认为野菜富含某种营养元素就大吃特吃,过量了反而损害身体。尝鲜的要领,在于“浅尝辄止”。
此外,喜欢尝鲜的消费者还要考虑时令春菜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于不熟悉、不认识的品种,食用时要谨慎。如新采的香椿,若是长时间存储,其本身所含的亚硝酸盐物质含量就会升高,从而增加危害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风险。
对于商家来讲,时令春菜是吸引客流的一个招牌,但必须把好食品安全关,要保证其来源可靠、可追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时令春菜的生产端,除了绿色种植、安全生产,还应认真研究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除了鲜食,多多开发预制菜、成品菜等新品,不仅满足消费者需求,更提高时令春菜的经济价值;延伸产业链,探索利用科技手段,争取把集中在春季消费的“时令菜”扩展为一年四季皆可消费的“鲜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