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历经14天集中补水,黄河以北段河道断流近一个世纪的京杭大运河,首次实现了全线通水。此次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实际行动,是高度重视河湖自然生命的生动体现,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在千年古运河奏响的崭新乐章。
京杭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不仅具有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生态景观等功能,更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然而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的一些河道断流。近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仍十分突出,给两岸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都造成了极大影响。
水运连国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的期盼,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复苏京杭大运河的呼声越来越高。2019年出台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列出了时间表。此次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是顺应人民群众呼声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切实举措,是新时代运用国家骨干水网——南水北调工程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此次贯通补水,补水线路长达1230公里,涉及沿线41个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县,面积达2.97万平方公里,将有力改善大运河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恢复大运河生机活力,而且具有为沿线部分地区置换地下水灌溉用水、回补重点超采区地下水的重要作用,同时还为大运河全年有水积累经验。大运河全线贯通对于改善华北河湖生态环境、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意义重大。
生态兴则文明兴。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质载体。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水是命脉和基础,断流多年的大运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重塑成为“有水的河”,实现物理时空的重生脉动,进而实现人文时空的生生不息。今天,重获新生的大运河延续千年神韵,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全线贯通只是大运河生命复苏的第一步,保持大运河的生命活力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大运河复苏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福祉,充分认识大运河复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大运河复苏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推力,既要算用水账、经济账、资源账,更要算政治账、社会账、文化账,切实扛起水利担当,精心调度,再接再厉,抓实抓细,争取使大运河保持更长时间全线贯通。
数脉水声四月起,千年神韵一朝回。在综合国力提升的新时代,我们才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复苏千年古运河生命活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奏响的千年古运河的新时代乐章,这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东方的辉煌乐章。
原标题:奏响千年古运河的新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