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 路远天长:一群人与一棵树的6年时光-全讯担保网

全讯担保网-全讯600cc大白菜  ››  深读  ›› 

深读| 路远天长:一群人与一棵树的6年时光

2022-05-12 07:18: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珊


西藏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既有孕育了中国大陆已知最高树的藏东南,也有种树难如上青天的藏北草原。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江河的发源地,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

那曲市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冻土层厚、风大天寒,每年只有两个多月的最佳生长期,漫长的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会导致树苗冻害,难以扎根,新枝木质化程度低。“不长树木只长草”曾是那曲环境的生动写照。

为了种树,那曲一直没有放弃。

早在1998年,那曲林业技术人员就在当地建了第一处植树试验基地,面积仅两亩,试种了水柏枝、沙棘等,但收效甚微。2007年,林业技术人员再次引进云杉、高山柳等进行试种,最终只活了14棵。

 2016年,科技部在十三五“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中,启动了“那曲地区城镇植树关键技术研发与绿化模式示范项目”。

生态修复企业亿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彪 “揭榜挂帅”,签下“军令状”,并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开启了那曲高寒高海拔科技植树攻关项目。

王文彪的底气,来自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转变的壮举。

12名曾经参与治理库布齐沙漠的“生态先锋队”队员,由那曲亿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伟带队,带着经验和技术来到藏北高原。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那曲的艰苦还是超出了郝伟的想象。“第一眼看那曲,看不到绿色,满眼荒原,没有树,只有风。恶劣的自然环境让我感到压力巨大。”郝伟回忆。

郝伟和队员们相继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为了为尽快完成乡土树种调研工作、科学制定种植方案,2017年冬,郝伟带领团队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辗转比如、嘉黎、索县等周边地区考察。几名队员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顺利将采集到的植物种子带回。

郝伟在野外考察。

试验基地的建设也困难重重。

项目实施初期,物资匮乏,施工人员紧缺,断电缺水,团队中的党员们带头垫付费用,租赁水车浇水、灌溉,常常顶着7级以上的大风开展测绘工作。为了抢时间,两个月连续施工,午饭就是在施工现场吃馒头咸菜。

苦和难都尝了个遍,一座现代化试验基地终于在藏北古老牧区拔地而起。

基地引进了生态大数据系统、天眼平台、物候监测系统等科技设备。工程师们在全面采集气象及物种生长特性等指标的基础上,融合智能化技术,针对紫外线强的情况,采用了雾化喷淋模式,增加空气湿度,避免阳光对树木的灼伤;针对土壤地温低的情况,用高分子材料做树围,吸收太阳辐射转化成热量,为树木根部提温;针对树木越冬的方案更是做了几十种,最终确定以大面积冬灌的形式延迟植物生长物候,提高成活率。

树苗扣棚时间越长,生长量越大。但树苗不能一直待在温室里,暴露野外练苗能让树木木质化程度变高,同时拥有更高的自然抵抗力。来年再用存活下来的部分进行扦插扩繁。

“克服高海拔、强风力、贫土壤、低地温、大温差等一系列问题后,我们经过大范围种质资源的筛选和比对,从青藏高原和库布齐沙漠优选了50多种乔灌木进行试种,最终青海云杉、高山柳、金露梅等8类品种在那曲越冬保活率较高。”郝伟说。

截至目前,8种树木成功经受住5个冬天的严寒考验,平均保活率达75%,基地苗木保有量约30万株。2021年9月,项目正式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

“80后”工程师孙实强来那曲种树时,女儿刚满3岁。现在,孙实强种下的小树苗长大了,女儿也茁壮成长。

“爸爸好几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平时只能在视频中见到爸爸。我平时最喜欢问爸爸,你种的树活了没有?长高没有?每当看到其他小朋友被爸爸牵着手或者背在背上就特别想哭,特别想爸爸。”女儿写下的文字饱含思念,每次孙实强都不忍读完。

2021年,孙实强的女儿第一次踏上了爸爸奋战的地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到爸爸种树的地方,看到树绿绿的,还有好多小动物在里面跑,有小兔子、小狐狸,还有好多小鸟,感觉特别开心。”

孙实强在修葺灌溉管道。

“刚到那曲,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没有色彩的黑白水墨,通过我们的努力,水墨画变成了‘五彩’油画。”那曲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是孙实强给自己而立之年备下的最好礼物,其中有理想的烙印、妻女的牵挂、父母的思念和那曲当地人的热情支持。

刘满林是鄂尔多斯人。2016年出发前,妻子担心他的身体在高海拔地区吃不消,不想让他去。刘满林却说:“在那曲种树,值得一试。”出发前,70多岁的父亲再三叮嘱他保重身体,注意安全。

2017年5月,正值那曲最佳的种植季节,每天忙碌的工作和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劳累,使刘满林少了些和家人的沟通。5月24日凌晨,哥哥突然向刘满林发起视频通话:“父亲这次恐怕不行了。”

哥哥的话令刘满林如五雷轰顶,放声大哭,泪流满面看着视频中老父亲离开了人世。如今再想起,这位坚强的内蒙古汉子望着窗外的小树林,眼神暗了下来。

长期在高海拔工作生活也对刘满林的肺部造成了损伤,由于长期缺氧加上大气环境的压差,他的肺部出现钙造化并伴有肺气肿,已不能继续在高原地区工作了。

刘满林查看苗木生长状况。

纵使前辈的辛酸苦难摆在面前,项目团队仍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有勇于挑战自我的年轻人将他们的精神传承。

高亮博士就是其中一个。作为技术主管,他从申报阶段就加入“那曲团队”,1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北京协调项目的整体进度,另一半时间出差那曲参与现场试验。2019年,高亮以“高寒科技植树”课题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3月顺利出站后,他再次回到那曲基地,继续进行高寒城镇植树技术研发。

高亮在收集气象和土壤数据。

“有一次,我们一位同事在修水井过程中,由于保持低位蹲姿太久,起来时两眼一黑晕倒在地。半个小时后醒转时,鼻血在周围已经流了一地,他靠着意志力拿起电话求救,我们这才赶过去把他送去医院。”高亮说。

遇到这种情况的高亮并没有因此退缩,他说:“无论是集团还是各级领导都对我们这个项目很重视,来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我们对科研的热情丝毫不减。”

项目动工时,当地村民曾抱着怀疑的态度说:“那曲多少年都种不活树,你们能种活吗?”福利院的孩子也对叔叔们到底在做什么好奇不已。

现在,他们努力的成果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认知,同时极大促进了那曲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高原植树增汇减碳和世界高寒高海拔植树抢占了科技先机和制高点。

基地8种树木成功越过5个冬天的严寒考验,平均保活率达75%。

这一科技成果已在那曲的一些单位和地方得到了推广。2020年,那曲市科技局、镜湖公园、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开展了城镇庭院、道路和公园绿地绿化工作。

“我以前都没见过树。我们的孩子很幸福,从小就能看到树。”年过半百的西绕是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嘎庆村村民,高寒的家乡也能种出树来。

项目团队还将库布其治沙的生态产业扶贫模式也带到了当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郝伟带领大家严格遵照“产业带动就业”的模式,雇佣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比如劳务用工边巴次仁2017年开始在亿利那曲项目试验基地打工,经过几年的工作,利用劳动所得买了20头牦牛,40多只羊,摆脱了贫困。

基地不仅有树,还有了花。这是春天绽放的金露梅。

令人惊喜的“小森林”让项目团队获得西藏自治区“全区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先进集体”表彰。2020年11月,他们参加第24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捧回了科技助力扶贫的全国大奖。建党百年之际,在全国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创新案例、最佳实践评选活动中,《离乡不离党 扛着红旗保生态》的亿利案例荣获“最佳实践”奖。

未来,高亮的心愿是进一步研究高原地区种质资源和高寒基因,建立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种质资源库,培育驯化出长得更好的树木,加快放大推广科技植树成果。

“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但让更多那曲的孩子们在绿荫下逛‘林卡’(藏语‘园林’的意思),我们会继续坚守。”高亮说。

坚守高原6年的团队,每一个人的皮肤都已经变得黝黑。 

 

 


网站地图